9月27日下午,由健康促进与行为科学系(预防医学教学中心)承办的学院第10期学达论坛圆满落幕。马里兰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家刘宏杰教授应学院邀请,举行了题为“病因关系型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万宇辉教授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会,反响热烈。
会上,刘教授使用美国课堂师生充分交流的教学方式,以“你们知道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区别是什么吗?”该问题作为引入,提出了“开车法”来指导流行病学专家正确使用统计学模型。
刘教授首先强调预测模型和关系模型的重要区别,接着详细阐述了病因关系型模型中的广义线性模型的类型,并从模型的选择、变量的选择和变量的形式三个方面对模型的适配性展开详尽的解释。在模型的选择上,以不同的流行病学设计,重点区分了纵向和横断面研究的模型选配;在变量的选择上,强调以文献回顾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变量筛选,并以吸烟与肺癌研究为例,举例说明了尼古丁作为中介因素,年龄作为混杂因素,民族作为交互因素,向与会师生阐明了如何确定变量的类型,强调了变量选择的重要性;在变量形式方面,刘教授以年龄为例,探讨了其作为连续性变量直接纳入方程可能引起的误差,提出了解决方法,强调了变量形式的重要性。在讲授中,刘教授使用丰富的案例,以及用板书绘制病因路径图的讲授方式,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
在问答环节,刘教授也针对模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局限耐心解答,分享了宝贵经验,同时还回答了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问题,向与会研究生介绍了申请马里兰大学博士的条件,激发了学院研究生选择国外读博的动力。最后,由健康促进与行为科学系王丹妮副主任进行总结,表达了对刘教授的感谢和进一步合作的期待。本期学达论坛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对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学院表示,会持续邀请顶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刘宏杰教授,200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院,获得流行病学博士学位,现任马里兰大学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教授,前系主任。研究方向涵盖传染病流行病学、艾滋病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及干预策略、流行病学统计建模方法等方面。已获得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R03、R21和R01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fAR)、国际传染病学会(ISID)、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等多所权威机构的研究资助超27项,并在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Addiction等专业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个人H指数35。刘宏杰教授主编的最新学术专著《Association models by Epidemiologic Study Designs: Strategies and methods》即将出版。
(2022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宋晓欢/预防医学教学中心 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