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简介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公共卫生教育发端于1926年的学校前身上海东南医学院,1959年创办卫生系,1977年招收首届全日制预防医学本科生,1986年获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点,2000年更名为学院2003年获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点,2005年获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博士学位点学院现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和自主设置目录外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下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预防医学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科研实验中心和医学数据处理中心等10个学科系(中心)。现有教职工共152名,专任教师112人,其中教授42人,另有特聘教授4其中,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杰青、青年皖江学者等省级人才2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92.86%在校本科生142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71人、博士研究生71人。

学院获批建设教育部等四部委“高水平学院”,重点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获批建设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预防医学和妇幼卫生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综合实验室,参与“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建有人口健康与优生、重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毒理学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获安徽省高校国内一流学科A类、地方高水平大学和高峰学科项目建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自2015年以来,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连续进入ESI全球前1%并获得安徽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奖补项目。2021年社会科学总论和2022年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专项、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0项。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自然科学类)1项,省级其它奖项20余项。

学院开设有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等本科专业,全国建立近40家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专业安徽省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安徽省预防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数据科学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预防医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流行病学》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10项。毕业生年平均初次就业率95%以上。

学院加强国内外交流,提升学术水平,深化内涵建设。近20个学术团体和科研研究所(中心)挂靠学院,包括安徽省营养学会和安徽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等省级学会,被评为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先进单位;依托创办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与美国、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定期选派师生访问交流,共同促进公共卫生各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迈入新时代,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秉承“厚德至上,博学济世”的校风,践行“学达天下为公,行护健康之卫”的院训理念,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卫生与健康发展机遇,广泛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奋力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努力建设高水平学院。(2023年7月)